徠卡助力冬奧 3D壓雪讓場地更精準 更高效 更智能
萬眾矚目的2022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各國運動員將在這里進行精彩絕倫的表演,展現自己的精彩。其中云頂滑雪公園賽場,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場地、坡面障礙技巧、單板平行大回轉、障礙追逐6條賽道上,將產生20枚金牌。
傳統雪道建設中面臨的困難
雪道的厚度及坡度問題長期困擾著運營團隊,雪深厚度受各種環境因素影響如日照、溫度、濕度、風力及正常的損耗。運營者無法全面對整個賽道情況進行實時自動檢測,只能使用人工檢測或被動的增加雪厚,這樣做會導致雪量需求及機械工作時間急劇上升,厚度及坡度無法達到賽道設計要求!
長達15天的比賽時間,如何確保競技賽道統一標準,讓每個運動員高水平穩定發揮,在自由式空中技巧、坡面障礙技巧、U型場地中顯得尤為重要,如何為運動員“3D打印”完美復制的賽道, 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
為了高精度、高效率完成冬奧會競賽場地施工,云頂滑雪公園采用13套徠卡3D壓雪車引導系統,來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將比賽場地的原始地形數據及賽道的設計模型導入控制面板,完成壓雪車機械尺寸校準后,在“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支持下,鏟刀下的雪深即可實時顯示,操作員依據提示調整鏟刀完成賽道的精確塑形。
雪深測量——雪道狀況“看得清”,更精準
操作手坐在駕駛室里就能夠清晰的看到,當前鏟刀下精確的積雪深度,依據設計模型調整鏟刀動作,進行雪道的塑形施工。駕駛員對每條賽道數據清晰明確,積雪深度及坡度精確控制,避免積雪堆積或過度切削,極大的提高施工精度。
面板實時顯示:履帶下雪深厚度1.48米及鏟刀下雪深1.55米
集群作業,數據共享 —— “齊心協力”,更智能
賽道的塑形作業只能在比賽間隔或夜間進行,施工時間緊張,必須高效率的完成。
同一賽道施工模型區域,集群作業時,施工數據共享互聯,完工區域自動著色標記,避免重復施工,同時生成的作業報告文檔,運營團隊可以在管理平臺上查看竣工報告,對工作進度和質量進行分析,以數據報告為基礎,執行調度分配調整,實現關鍵目標。
徠卡ConX 遠程智能施工管理系統
遠程技術支持——“事半功倍”,更高效
徠卡ConX是一個基于云端的智能化施工管理平臺,實現施工現場、設計辦公室、管理辦公室三方數據共享互聯,當現場設備出現技術問題時,服務工程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技術支持及參看運行屏幕界面,快速高效的了解并排除異常、 設計辦公室可將賽道設計數據分發到每臺設備,實現數據同步更新,確保設備得到統一的施工模型。
全球矚目的“2022北京冬奧會”即將盛大開幕,請大家記住2月4日,這一天也是中國傳統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一年之際在于春”,這將是一個美好的開始!祝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轉載,轉自徠卡測量系統,出于傳遞信息及學習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立場,本網站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相關
徠卡全站儀立式罐體內測法歸零檢核小技巧
2019年,立式罐容量計量新規程宣貫,在新規程中,對于現場測量儀器的穩定性及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規程7.3.2.2徑向偏差法的相關說明中,就要求在現場測量徑向偏差時,需要設置歸零檢核點,在...
所見即所測, U3 AR視覺RTK“速”不可擋!
所見即所測,U3AR視覺RTK“速”不可擋!...
新《測繪法》問答片段
什么是基礎測繪?我國對基礎測繪是如何管理的? 答:基礎測繪是在我國國土進行的具有基礎性和普遍適用性的測繪活動。測繪法第十五條對基礎測繪作了規定,即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
道路巡檢系統 千尋馳觀介紹
道路智能巡檢系統是千尋推出的輕量型路面自動化檢測方案,本方案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及計算機視覺技術打造的道路智能巡檢系統。系統支持云端檢測和邊緣實時檢測兩種模式。云端模式采用高算力服務器,對用戶巡檢的影...
科力達K5 RTK測量系統項目應用
雖然科力達GPS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還能為更多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更精確的坐標、更優越的測量儀器體驗。 此次,以科力達K5RTK測量系統為例,看看科力達儀RTK在...
科力達新版KTS-442U全站儀一鍵測量,U盤藍牙體驗大升級!
久等了,朋友們 科力達KTS-442全站儀全新升級 新版KTS-442U全站儀 它在整體配置、使用體驗和外觀工藝上 會給我們帶來多少驚喜? 有請KTS-442U全站儀登場! 暢享新能,...
徠卡BLK360三維激光掃描儀在社區改造中的掃描應用
一、應用背景 目前,國家提倡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城市的更新,讓人民群眾的居住生活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某建筑工作室承接了社區的改造設計任務,按照要求,要在短期內提交設計方案。在社區中有一座歷...
科力達SLAM-K120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 有何優勢?
科力達SLAM-K120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作為一款先進的移動測量設備,憑借其輕量化設計、實時建圖能力和高精度性能,在建筑測繪、地下空間、應急救災等領域展現出顯著優勢。以下從核心技術、應用場景及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