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客專500米長軌鋪設技術創新側記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鋪軌項目經理韓少華(右三)、項目書記羅謙(右二)、副經理梁軍(左二)、總工毛永明(右一)在現場辦公
9月21日,武(漢)九(江)客運專線開通運營。
動車飛馳在平順的線路上,小桌板上的“水杯不灑,立筆不倒”
穿越時空,時間回到4月19日,動檢車給出了“考試成績”:
TQI指數2.9,各項均衡指數全優率100%!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創造了有砟軌道世界新紀錄,驚艷了“朋友圈”。
TQI指數是什么?
簡單說,TQI是一套評價軌道質量狀態的先進技術,這個值越小軌道越平順,安全度、舒適度也就越高。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鋪軌項目經理韓少華(右一)、項目書記羅謙(左二)、副經理梁軍(右二)、總工毛永明(左一)在黨員先鋒崗前集體學習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鋪軌項目經理韓少華(左)、項目書記羅謙在檢修設備
正是這項世界紀錄,確保了武九客專列車行駛更安全、更平穩。
借力“巨無霸”鋪軌,確保“高效率”
像兩條長面條的無縫鋼軌慢慢地從鋪軌機中“吐”出,并沿著軌道上的導輪不斷向前推進。
這是當初武九客專鋪軌時見到的一幕。
“與普通鐵路鋼軌只有25米長不同,武九客專全部采用長500米的鋼軌,鋼軌之間不再留縫隙,相當于把N條‘短面條’焊成一條無縫隙‘長面條’。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客專陽新鋪軌基地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武九鋪軌項目部經理韓少華說:
“這樣不僅減少了與車輛的摩擦力,使車輛運行速度更快,而且使旅客在列車高速運行時更加安全舒適。”
500米長的鋼軌無異于“龐然大物”,如何將這“龐然大物”成功鋪設到線路上?
為打造長軌鋪設專業品牌,項目書記羅謙介紹,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投入2000多萬元,引進“巨無霸”CCPG500鋪軌機組進行長軌條鋪設。
該機組長603米,重1146.2噸,“長鋼軌鋪設”和“軌枕布設”于一體,具有施工效率高、布枕精度高、自動化程度高、對曲線適應能力強、鋪出的線路質量好、能有效節省線路開通時間和保證高速行車安全等性能。
為了熟練“駕馭”鋪軌設備,他們積極加強橫向聯系,組織技術人員到兄弟單位觀摩、交流。
同時聯手國內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同開展科研攻關。
先后攻克了有砟軌道一次鋪設無縫線路設備及施工技術、CCPG500型長軌條鋪軌機組鋪設新工藝新技術。
如何實現穩中求快?
項目部配足資源、占滿空間、鋪滿時間,向工序銜接、向方案優化要效率,加工長軌運輸支架,為鋪軌作業提高 “載彈量”、設計制作ⅢC 軌枕夾具、實施“上砟搗固協同推進”的施工方案;
另外有的放矢,正線鋪軌采用“單枕鋪設法”,站線鋪軌采用“人工直鋪長軌法”,道岔鋪設采用“原位鋪設法”。
他們不斷刷新鋪軌的新速度:
創造最快2.5公里/天,平均2公里/天的鋪軌進度,并于2016年10月25日順利完成武九客專(湖北段)136.03公里正線鋪軌任務,受到業主大冶北建設指揮部通報表揚。
中國鐵建十八局二公司武九客專鋪軌現場
智取“B超儀”體檢,對標“零缺陷”
在鋪軌現場,兩臺無縫鋼軌焊接機正在進行焊接作業,不時飛濺出火紅的焊花,陣陣熱浪襲來。
據介紹,相鄰兩根500米長鋼軌現場鋪設后采用閃光焊方式連接。
“別看就是個焊接頭,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就有可能給高速行進的列車帶來滅頂之災。
你們別靠太近,高溫會燙傷你們!”
二公司鋪軌項目總工毛永明打開防護罩察看焊機內部狀況時提醒,“焊機通過電阻加熱的方式,將兩根鋼軌相鄰兩端升溫至1000℃以上,然后擠壓焊接,我這位置至少有60℃。”
經過推凸、粗磨、焊后熱處理、焊接接頭矯直、外形精整及平直度檢驗,焊接頭便進入探傷檢測工序。
“嘟……嘟……”聲響在空曠的施工現場里聽起來格外清晰,毛永明用三根手指捏著探頭,在焊接頭處緩緩滑動,穩穩的沒有一絲抖動,每當探傷儀超聲波掃過,在屏幕上反饋出波紋線時,他都會重新仔細掃描兩遍檢查驗證。
“屏幕顯示波紋線說明焊接處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毛永明一邊進行著“掃一掃”,一邊介紹接頭質量是否達標、內部有沒有傷損、有沒有氣泡或夾雜……
這些肉眼看不到的傷損很細微,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處置,經列車長期碾壓就會越來越大,甚至發生斷軌的安全威脅。
“探傷是對焊接頭內部進行掃描診斷,就像醫院的醫生給病人做‘B超’。”
二公司項目副經理梁軍介紹說,他們利用“手機+網絡”的方式,把操作指南、設備調試、維護保養、應急處置等業務知識、技術要求做成“二維碼”,貼在設備、手冊、操作臺等相應位置。
操縱人員只需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能快速、精準地獲取相關信息。
正是他們的精益求精,確保了“零缺陷”。
巧用“千里眼”精調,瞄準“零誤差”
有砟軌道精調是武九建設的“點晴”之筆,也是最重要的一環,要求所有軌距誤差不超過1毫米,是肉眼無法看出來的精準。
他們對標“高鐵標準”,用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的高標準精調,“一點不差,差一點都不行!”
有砟軌道線路的顯著特點是“高、平、順”,對精度控制和方向水平的控制非常嚴格,傳統的施工方法根本無法滿足其技術要求。
為了百分百保證軌道精調質量,“精調達人”“咬住”流程不放松,做細節大師,嚴格落實“動態方案預控,現場效果復核”的雙控工作機制,對每一道工序都進行統籌規劃。
按客專要求,線路搗固只需8遍,為打造一流客專,他們嚴格按照高速鐵路無砟軌道的標準,對全部線路都搗固了10多遍。
精調無異于一場細如發絲的高精度“心臟手術”:
氣溫超過30℃,鋼軌以及軌距尺會因熱脹冷縮造成測量錯誤,因此,軌距測量需避開高溫,放在晚上進行。
他們運用科技“武器”,打破傳統有砟軌道一把道尺打天下的作業方式,采用T4零級軌道檢查儀、絕對測量小車等“千里眼”高精度測量,對每公里軌道的高程、平面進行追蹤復核。
然后,指導線路大機精確搗固,對武九全線新線路進行了一處不漏的檢測,病害分析,確保設備精度絕對可靠。
同時,利用“車載電腦”自動起、撥道,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減少了大機操作人員的工作量,消除了人為操作起、撥道時產生的誤差,為有效提高線路質量,將軌距誤差控制由規范標準的正負1毫米,提高為0.5毫米,對22.7萬個軌距進行人工測量,對26萬個扣配件進行專人跟蹤復查,全線軌距調整重復了3次、調整軌距塊16萬余處、全線探傷檢查焊接頭1043處、消除隱患51處、消除橋隧問題686處、確保各項均衡指數全優率100%的佳績。
發揚“鐵道兵”精神,創造“新奇跡”
锃亮的鋼軌筆直地向前延伸著,橘黃色的鋪軌機“四平八穩”地行駛在楚天大地,現場忙碌的工人們揮汗如雨...
他們為了企業榮譽,項目經理韓少華、項目書記羅謙帶領大家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鐵道兵精神,堅守施工一線。
中國鐵建十八局二公司在武九客專利用大型搗固機進行路基搗固
動態檢測列車對中國鐵建十八局等單位承建的武九客專進行動態檢測
從寒冬臘月直到春暖花開,他們每天在現場風餐露宿。
為保質保量按期開通新線,就連春節都沒有放假。
該工程距離既有線“零距離”,施工安全壓力大,需協調解決問題多,點內作業人員多,施工時間短,增加了現場組織及管理的難度。
為確保一炮打響,二公司鋪軌項目經理韓少華帶領參建者以飽滿的斗志,昂揚的激情投入施工。
起初沒有場地建設鋪軌基地,他們只能重新建設占地82.52畝的陽新鋪軌基地和占地55.43畝的陽新存砟場。
為了盡快建成鋪軌基地,項目經理韓少華帶領先遣隊員中午在工地吃完盒飯后不休息,直到夜里10點鐘才回到離作業點10多公里、道路非常難走的租住民房里。
基地原為稻田和池塘,為確保地基質量,他們先“挖地三尺”,把淤泥和垃圾清除干凈后,專門購置優質換填土進行填筑,30公分一層,用壓路機壓實,強基固本。
為確保砟料質量,他們走遍方圓幾百公里,對進行抽樣“海選”,合格才能進場;
像“繡花”一樣,嚴格按照設計,精心施工。
“只要設備不壞,不論刮風下雨,都要加班加點干。”
項目書記羅謙道出了執著與擔當。
“鋪軌開始后,為了給空重車轉換節省時間,有時候即使送飯車已經到工地了,工人們也顧不上吃飯,還得搶抓時間把剩余的路料鋪完才能抽出空來吃飯,吃完飯又得趁著排空的間隙抓緊保養機械。”
羅謙說,有時候一頓中午飯工人們要等到下午兩三點鐘才能吃上。
每一次大機搗固作業完成以后,施工人員都要對全線進行一次檢測。
由于客運專線對軌距的正負誤差要求必須控制在1毫米以內,所以對于線路上的數萬根枕木,項目總工毛永明及相關測量人員要用電子道尺逐根測量軌距。
每走一步,他們就要低一次頭、彎一次腰,就像虔誠的教徒朝拜一樣。
夜以繼日,風雨無阻,凹凸不平的石砟上,一走就是10多個小時,腳上的血泡好了又起,鞋子踩壞了一雙又一雙。
白天頂著炎炎烈日用全站儀、水準儀現場復合校訂,晚上推著軌檢小車進行精確測量。
“時間再晚,都要完成對數據的匯總,分析波形圖,制訂精調方案。”
作為精調精整現場負責人吳罡每天都是最后一個睡覺的人。
一份拼搏,一分收獲。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2016年上半年全線信用評價第一名,另外多次綜合評比名列前茅,建設者們在“長江經濟帶”譜寫了鐵路建設新傳奇……
更多相關
北斗導航打造世界級的“中國精度”
精度達“厘米級”,誤差在數厘米之間。如此不可思議的定位精度是中國“夔龍系統”的建設目標。2016年11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正式向外界發布,該系統建設工作全面啟動,并且給出了關鍵時間節點:初步計劃2...
低空無人機測繪:高效、精確、廣泛應用的新興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無人機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如今已經不僅僅是軍事和安防領域的專屬工具,而是在民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低空無人機測繪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和采用。作為一種新興的測繪方法,...
中海達iBoat BS15無人船:智慧水域勘探的可靠平臺
中海達iBoatBS15無人船:智慧水域勘探的可靠水面平臺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化、智能化作業正深刻變革著傳統測繪與海洋工程領域。在廣闊而復雜的水域環境中,中海達集團推出的iBoatBS15智能...
徠卡BLK360如何助力裝修行業?
徠卡BLK360三維激光掃描儀如何助力裝修行業?在裝修行業中,精準的空間數據采集、高效的施工管理以及精細化的設計規劃至關重要。徠卡BLK360作為一款便攜式高精度三維激光掃描儀,憑借其快速掃描、高精度...
北斗與GPS實現信號兼容,全球受益
近日,在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王力主席和美國國務院喬納森·馬戈利斯助理副國務卿的見證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冉承其主任與美國國務院空間和先進技術辦公室戴維·特納副主任簽署了《北斗與GPS信號...
千尋星地通RTK介紹
千尋星地通RTK(RealTimeKinematic)服務是由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提供的高精度實時動態定位服務。千尋位置是一家專注于高精度定位服務和時空智能解決方案的企業,其服務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
第三次土地調查來了,對農村土地確權劃分有什么影響?
近日,國土資源部對外發布重大消息,2018年開始,將開展第三次土地調查。土地調查是我國土地方面的一項重要制度,下面就說一下土地調查是什么?時間如何安排?用什么方式完成?這次調查能給農村帶來什么好處...
衛星導航立法嚴重滯后-建設“法治北斗”為當下之急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國家重大時空基礎設施,是軍民融合的典型工程,涉及國家安全以及經濟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關系到國內國外“千家萬戶”的種種利益,必然要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建設。 近日,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