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發展
基礎測繪作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立業基礎,在新修訂的《測繪法》中進行了明確定義:“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基礎測繪經過幾十年的長足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國家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了可靠有力的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低碳經濟發展等對基礎測繪工作提出的新需求,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庫熱西在2014年深化測繪地理信息領域改革講話中提出了“新型基礎測繪”,指出要“堅持需求決定生產的導向,建立健全基礎測繪體制機制,加快建設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夯實事業發展的數據資源基礎,大幅提升基礎地理信息資源供給能力,牢牢把握住國家戰略性信息資源的主動權。”《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提出“到2030年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全面建成”的發展目標。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十三五”規劃》中確定了構建新型基礎測繪、地理國情監測、應急測繪、航空航天遙感測繪、全球地理信息資源建設“五大業務”體系任務。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按照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整體戰略部署,將新型基礎測繪作為《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的核心內容,進行新型基礎測繪的頂層設計,優化完善測繪地理信息資源建設,開展創新技術研究,提升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服務保障能力。
新型基礎測繪的建設思路
新型基礎測繪是基礎測繪的轉型升級發展,按照確定的新型基礎測繪重點內容,圍繞現代基準體系建設、國家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和地理信息應用服務開展升級轉型,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建設“一張網”“一個庫”“一個平臺”,提供系列化產品和多樣化服務。其中“一張網”為現代測繪基準網;“一個庫”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一個平臺”為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系列化產品是針對應用需求多尺度、內容豐富、類型多樣的系列化新型測繪地理信息產品。多樣化服務是提供多樣化的公共服務和定制化服務等,包括提供面向政府部門和公眾的服務,提供線上和線下服務等靈性化的地理信息服務。
新型基礎測繪基準體系建設
進一步完善測繪基準設施,實現全球厘米級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以及我國自主坐標框架的更新、維護與服務能力。建設以北斗為主體的我國基準站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區域以及全球導航定位服務,實時全球差分定位設備精度達到厘米級。建設綜合多空間大地測量技術野外臺站,提升我國基準的更新、維護與服務能力。
進一步完善大地測量智能化觀測技術,實現傳統的大地測量技術到智能化測繪技術的轉變。應用衛星、航空、航天、地面等觀測技術,實現多種觀測技術有機融合;提供在線服務、云端服務等技術促進服務的多樣化;建立智能化數據處理技術,將技術成果直接應用于數據資源獲取與動態更新、地理國情監測、全球變化監測等。
構建智能化服務系統,開發多種類、信息化、體系化的基準產品,幫助用戶實現快速、高精度定位。提供實時定位產品、衛星軌道、精確授時等信息化基準產品;提供基于云服務的平臺,實現百萬級用戶量的接入、用戶定制服務、服務區域智能搜索判別等實時導航定位服務;提供基于手機、無人機、無人駕駛等方面的應用,使服務對象逐漸向公眾用戶轉型。
新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
建立國家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庫。改變目前各級數據庫自行設計的現狀,實現全國范圍的統籌設計和技術標準統一。采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建立全國統一、多尺度融合、多專題齊全、互聯互通的國家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庫。在數據庫之上,構建數字產品開發和應用服務體系。
實現國家地理空間框架多庫融合。縱向實現全國統一、多尺度融合,改變按比例尺建庫的技術模式,建立政務版(秘密版)和公開版兩大類數據庫,實現國家、省、地市按區域分工負責,避免重復。橫向實現地理信息要素內容的齊全,打破現有的4D產品分類模式,按主題信息內容劃分產品類型,建立全國統一完整、內容齊全的國家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庫。根據應用需要拓展數據庫產品類型,包括水下地形、室內空間、地下空間、地下管線、城市三維等地理信息內容。實現不同部門、不同項目按要素分工負責,避免重復建設。
測繪地理信息服務
拓展地理信息服務模式,實現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從數據導引的分發服務模式向需求導引的按需、增值、精準服務模式的轉變。針對涉密數據,除了傳統的分發服務模式外,積極探索建設涉密地理信息數據共享應用分析平臺。取得行政許可的用戶可以在此平臺完成數據查詢、瀏覽、處理、分析、制圖及其他增值開發工作。開展非密地理信息網絡會員制服務,注冊用戶可按需在線完成地圖制圖、空間分析、數據編輯等工作。
完善地理信息數據共享與服務平臺,實現地理信息資源匯聚與共享。實現測繪行業、部委、商業公司、志愿者等地理信息資源從元數據到數據實體的匯聚與共享。
建立地理信息大數據挖掘與知識服務平臺,實現地理信息從數據提供服務到知識推送服務的轉變。包括大數據自動獲取、整合、空間化關聯、知識挖掘、表達及主動推送服務等。
開展新型基礎測繪試驗與生產
根據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安排,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開展新型基礎測繪研究設計和生產試驗工作。組織對新型基礎測繪產品和應用需求的大范圍深入調研,開展基準GNSS框架產品、新一代國家重力基準產品、新一代厘米級(似)大地水準面模型產品、國家遙感影像數據和影像地圖產品體系、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地圖產品體系設計等工作。
開展多尺度多類型數據融合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建庫流程和技術方法試驗。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聯合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和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開展了國家級1∶5萬、省級1∶1萬及城市大比例尺多尺度數據融合可行性分析研究,進行數據整合處理和數據庫建庫技術流程和技術方法設計,形成了多尺度數據融合技術方案。
開展跨尺度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聯動更新技術設計與生產試驗。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聯合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和山東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針對目前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分級建設管理的現狀,探索國、省、市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聯動生產與管理的組織實施模式,分析生產組織模式適應狀況,提出新型基礎測繪生產組織實施模式建議,編制國家1∶5萬、省級1∶1萬及城市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聯動更新技術方案和規定。在技術試驗的基礎上,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在2017年開展的國家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動態更新工作中,對北京市和天津市全境、江蘇省和浙江省部分區域采用了利用省級1∶1萬數據聯動更新國家1∶5萬數據庫方式,積極推進新型基礎測繪技術成果的應用。
開展了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建設,充分發揮技術和服務優勢,轉變測繪基準服務模式。通過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資源統籌、技術融合、協調服務,構建了框架統一、功能完備、分級管理、服務高效的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該系統于2017年5月27日正式面向社會發布服務。
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是在國家和省級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建設的基礎上,集國家坐標框架維持和高精度實時導航定位服務于一體,改變了傳統測繪基準數據和成果的服務方式,將傳統的靜態框架轉變為動態框架更新,將傳統的事后服務轉變為實時服務,將傳統的靜態服務轉變為動態服務,將點位服務轉變為全網面狀服務,為不同需求用戶提供實時米級、分米級、厘米級,事后毫米級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系統具備覆蓋范圍大、定位速度快、導航精度高等特點,不僅服務國家坐標框架建立與維持,還面向其他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大眾提供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擴展了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范圍,提高了全國基準站網整體服務水平。
積極推進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的建設和應用。為進一步提升天地圖的服務能力,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開展了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涉密版的設計和建設工作。完成了對平臺的頂層設計,明確了平臺建設的總體思路,即按照“縱向融合,統一基礎服務;橫向聚合,鼓勵特色服務;分級管理,搭建統一門戶”的模式推動天地圖涉密版建設。編制了平臺建設指南,開展了平臺建設技術試驗,研發了平臺系統,實現了支撐國家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地理國情普查數據、行業專題數據等不同成果的動態聚合和集成服務,實現了要素級別圖層自由選擇和信息查詢以及瓦片自主定義和動態生成等功能。天地圖涉密版將隨著國家電子政務內網開通正式上線運行,為國家相關部門提供要素全、覆蓋廣、時相多、精度高的地理信息服務,使天地圖成為政府部門之間地理信息分建共享與協同服務的平臺和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平臺。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將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統籌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建設、提供地理信息服務保障的優勢,繼續為構建新型基礎測繪,推進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發展不懈努力。
更多相關
微傾式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和電子水準儀使用方法!
一、水準測量原理 工程上常用的高程測量方法有幾何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GPS測高及在特定對象和條件下采用的物理高程測量,其中幾何水準測量是目前高程測量中精度最高、應用最普遍的測量方法。水準測量...
徠卡BLK360 G1帶您了解影視大片背后的奧秘!
徠卡BLK360G1與影視舞臺搭建:來自TheThirdFloor工作室的虛擬制片負責人CaseySchatz將真實畫面和虛擬特效在電影布景中完美融合。 &n...
RTK解決方案:打開全新的定位體驗
RTK解決方案:打開全新的定位體驗RTK(Real-TimeKinematic)是一種基于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高精度定位技術,為各行各業提供了更加準確和可靠的位置信息。無論是土木工程、測繪...
徠卡BLK2GO手持實景掃描儀—室內建筑平立面圖應用案例
徠卡BLK2GO手持實景掃描儀——室內建筑平立面圖應用案例 平面圖、立面圖對建筑工程的設計、建設與改造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設計施工階段,需要對現場進行勘查、測繪、建筑放樣等。在建筑竣工后,需要...
【應用案例】徠卡RTC360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
一、應用背景 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地籍測繪中相比傳統測量手段,效率上大大提升。而基于GNSS定位的移動測量系統在地籍測繪中受信號的影響,在山區、城中村、...
科力達KL-03電子水準儀的特點及優勢
科力達KL-03電子水準儀是一款高精度、智能化的現代測量儀器,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道路施工、水利工程及地形測繪等領域。其設計融合了多項先進技術,以高效、精準和用戶友好性為核心,成為工程測量中的可靠工具...
南京徠卡全站儀維修中心 江蘇維修徠卡全站儀
南京徠卡全站儀維修中心江蘇徠卡全站儀維修,范圍包括: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市、宿遷市,江蘇維修徠卡全站儀來南京環球測繪!南京環球測繪儀器有限公司專業...
【案例分享】徠卡TM60全站儀助力巴西各地尾礦壩形變監測
2015年和2019年,兩座位于巴西的尾礦壩發生災難性的坍塌事故,對此,巴西國家立法改革,要求對大壩進行監測,以確保其結構的穩定和安全。徠卡TM60全站儀尾礦壩儲存來自加工巖石的采礦廢物,隨著采礦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