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助力大壩安全監測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正確的評估大壩的健康狀況,對于水壩能否正常運營至關重要。大壩運行的安全與否關乎國家與百姓利益和安全,大壩出現安全隱患將造成人民財產的巨大損失,為確保大壩能夠更好的發揮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大壩水電站需要按周期實施垂直位移監測,提供垂直位移變化數據用于大壩運行狀態分析,以便從根本上保障大壩工程的安全可靠運行。
某客戶庫房現有其他品牌電子水準儀,但在壩體的震動區域無法測距,因后期沒有相應的廠家技術支持,購買后一直未真正投入使用,同時也有很多的應用難題尚未解決。
1、“高差大,讀數太累!我們以前的光學水準儀讀數太吃力了!”
我們知道水壩的控制點是在遠離壩體的穩固位置,測量時需要將控制點引入壩體監測現場。所以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水準控制點位于保護房樓上,測量人員將控制點往壩體引測的過程中,在房屋樓梯這種高差大的環境中測量是非常吃力的。用戶看到就感慨說:“以前的光學水準儀讀數太吃力了。”
因為每個測站尺承都為預埋尺承點,每站水準尺位置固定,因此能否順利完成大高差的水準傳遞把高程從基準點引到壩面監測點是客戶關心的主要問題。
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最小視距為1.8m,采用Z字型架站避免視距小于1.8m無法讀數的情況,同時徠卡LS15圖像測量&自動對焦的方式在大高差環境不用再彎腰踮腳,短距離采用自動調焦的方式也比以前光學調焦形式快很多。
2、“震動過大,以前難以觀測!現在終于可以用上電子水準儀干活了!”
在與客戶的交流中了解到客戶有很多型號的水準儀,但在實際生產中還是在使用光學水準儀讀數和卡西歐計算器記錄并實現限差控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發電機組上方的壩體因為震動,以前使用電子水準儀一直無法讀數;本次我們拿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進行測試,發現震動區域使用徠卡LS15電子水準儀讀數完全沒有問題,客戶對此很滿意:“終于可以上電子水準儀干活了!”
3、“夜晚工作,也能讀數?”
本次測量用戶從高程起算點(大壩一側住宅區中)測到壩面,由于當時正值盛夏,白天測量怕測量員中暑,同時天氣炎熱也不利于高等水準測量的精度,水準測量從傍晚開始。
通常我們進行水準測量都需要用過目鏡尋找水準尺再精確瞄準,時間長了也會視覺疲勞,看不準水準尺,特別是在夜晚,觀測條件較差不容易照準水準尺。
徠卡LS15配備有廣角相機+自動對焦,不需要彎腰低頭通過目鏡觀測,只要通過相機在屏幕上照準水準尺,輕輕按下測量鍵就能快速完成測量,使得測量更加輕松、準確;更值得一提的是徠卡新一代LS15電子水準儀在昏暗條件下的適應性更強,3.6英寸彩色觸摸屏上找到目標水準尺一目了然,在屏幕上看清水準條碼尺就能完成讀數,夜晚的工作效率絲毫不亞于白天。
“夜間工作也可以順利讀數,終于不怕夏日白天的酷暑了”,用戶如是說。
4、“數據后處理,一下就搞定了!”
我們還有配套的沉降監測后處理程序,對于沉降線路的項目管理、沉降曲線圖、沉降報表以及數據加密等等客戶需求的功能模塊,應有盡有,客戶使用我們沉降監測程序測量完之后,一鍵即可導入數據,并進行完善的分析,讓沉降監測工作事半功倍。
用戶反饋
用戶只用了短暫的時間熟悉就掌握了徠卡LS15基本操作,在測試前先進行了i角的校準,以前 客戶使用光學水準儀居多,不熟悉電子水準儀的使用方式,打開i角校準界面后,圖片加文字解說的操作界面讓客戶馬上找到了以前校準光學水準儀的方式,客戶高興的說:“這和我們光學水準儀是一樣的校準方法!”
通過演示,客戶對徠卡LS15的0.2mm/km精度很認可,可以大大增加高等級水準測量通過率;對圖像測量自動對焦的測量模式也很認可,可以降低困難觀測條件下人肉眼讀數不便以及長時間觀測帶來的疲勞感,同時在昏暗條件下也能正常測量。
更多相關
如何使用RTK計算土方量?
如何使用RTK計算土方量?土方計算是土方量的計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一步。土方量預算必須在工程施工前的設計階段進行,直接關系到工程成本的概算和方案的選擇。除了使用專業軟件,RTK可以快速完成土方計算...
移動測繪 | 車載移動測繪照進實景三維現實
LeighSurveyors公司總部位于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專注于交通基礎設施市場。該公司通過持續對激光雷達、掃描機器人以及對最新移動測繪技術的投資,提供更全面、更精確的解決方案,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
科力達RTK電臺、網絡模式作業使用流程,值得收藏!
RTK作業的簡要流程 儀器架設:完成基準站和移動站硬件架設與配置,搭建作業的硬件環境。 新建工程:創建工程,配置參數、坐標等基礎信息,完成作業所需的數據基礎。 求轉換參數:匹配工程所需平面坐...
【應用案例】徠卡RTC360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
一、應用背景 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地籍測繪中相比傳統測量手段,效率上大大提升。而基于GNSS定位的移動測量系統在地籍測繪中受信號的影響,在山區、城中村、...
徠卡-如何讓全站儀1秒鐘采集500萬個數據?
1977年6月,WILD公司在國際測量師協會(FIG)會議上,首次對發布全站式電子速測儀TC1,從此外業“打點”,內業“連圖”的模式開始在大比例尺測繪中普及。 直到當今,全站儀作為百米量級上最高...
中海達影像小碟空地一體化精細化建模
中海達影像小碟中海達影像測量應用篇│三維精細化建模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在測繪領域中傳統的二維地圖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城市建設的需求,實景三維模型對地物的表達更加直觀并能真實反映實際...
天塹變坦途,徠卡MS60助力川藏鐵路隧道一路暢通
一、前言 作為世界鐵路建設史上難啃的“硬骨頭”,川藏鐵路不僅要穿越青藏高原,而且還要克服四川崎嶇的山脈地形,很多路段都需要打隧道、跨橋梁。“凍土、滑坡、地震區、巖爆”在川藏鐵路建設面前只是“小巫...
千尋位置如何應對衛星定位頭號“擾亂者”
手機導航會突然迷路,無人機會無故偏航,你可能還不知道,這背后的頭號“擾亂者”,是遠在天外的大氣電離層。電離層會折射衛星定位信號造成干擾,導致定位誤差的出現。 在電離層的強干擾下,千尋位置如何應對...